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区市动态

【满意枣庄 体育先行】滕州市:打好三场硬仗,写好体育惠民大文章

作者: 来自: 时间:2023-08-05 16:25:00

聚焦“免费开放的体育活动场所少”问题,聚力打好体育场地设施提升攻坚战

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,在城市及乡村公园广场建设中增加体育活动场地规划建设,配合抓好铁西公园、振兴公园、东诚公园等新建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建设,加大健身步道、运动场地、健身器材等设施供给;西岗体育公园建成开园,成为鲁南地区第一家镇级体育公园。全市各类体育场地发展到2462个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.7平方米;城市社区健身场地覆盖率达到100%,基本形成“15分钟健身圈”。组织开展奥体中心环境卫生大提升,维修更换破损场地、器材,新建“体育让生活更美好”等高标准景观小品4处,常年坚持早5:00至晚21:00免费开放制度,夏季晚上延长1小时开放,擦亮服务群众健身第一窗口形象。在全省率先建成室外无人值守智能健身房基础上,在奥体中心体育场新建智慧步道项目,满足市民群众智能化健身需求。协调奥体中心游泳馆暑期实现低收费开放,推出19.9元惠民价,赢得市民群众的点赞。

聚焦“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少”问题,聚力打好体育赛事活动攻坚战

在市级层面,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滕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,比赛项目涉及足球、篮球、网球、台球、乒乓球、柔力球、老年门球、游泳、摔跤、象棋、围棋、风筝、飞盘、摔跤、徒步、武术、空竹、轮滑、钓鱼、墨家拳、太极拳、健美操、体育舞蹈等20余个项目,努力为各类健身运动爱好者搭建竞技展示的舞台,目前2023年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已完成18个项目的比赛。高度重视体育社团组织建设,新发展体育舞蹈、田径、健美操、篮球、摔跤等单项运动协会5家,总数达到24家。充分发挥各单项运动协会职能作用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进机关、进社区等“七进”活动,积极承办各类单项赛事活动,实现了“财政少花钱、协会多办赛、活动不间断”的良好效果。坚持每周开展“悦跑星期六、满意新滕州”路跑宣传,固定龙泉广场、荆河公园、市民公园等重点点位,努力打造“滕州善跑”品牌。在市直单位和镇村层面,大力推进体育赛事下基层,充分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、镇街的主体作用,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无偿提供赛事组织、场地、器材、裁判等全套服务,为每个镇街配发一套拔河绳、跳绳、投壶、呼啦圈等趣味运动器材,以推广职工运动会为引领,带动社区(村居)趣味运动会广泛开展,真正把赛事活动办在老百姓身边,逐步实现村居(社区)趣味运动会全覆盖。大力推广广场舞,动员村村组队、镇镇初赛,市级举办决赛。完成21个镇街体育总会工作机构配置,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“一村一员”队伍建设,组织举办广场舞、羽毛球、太极拳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,今年以来新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361人,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5554人,全民健身站点达到1371个,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已融入大众生活。今年上半年,累计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80场次,在全省136个县(市、区)中位列“赛事场次十强区县”第3名,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。

    聚焦“公共健身器材少和更新维护不及时”问题,聚力打好公共健身器材更新维护攻坚战

对全市1180个行政村居的健身器材分类造册,逐年分批次实施改造提升,每年完成100个以上村居的健身器材改造提升任务。今年以来,按照入户走访和电话调查反馈问题整改需求,先后为13个镇街的28个村居配备室外健身器材127件,更换老县衙市民广场等公共区域健身器材5处24件。从枣庄市争取健身器材32套,惠及21个镇街的32个村居。市财政列支42.5万元的健身器材招标工作扎实推进,将于9月底前完成分发安装。压实镇街主体责任,组织对镇村现有器材做好日常管护和维修喷漆。配合抓好4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,因地制宜拓展活动场地、增设健身器材,逐步实现城区住宅小区健身场地、器材全覆盖。

下一步,滕州市将坚定不移把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作为首位任务,以倡树叫响“健康滕州、体育先行”党建品牌为引领,进一步加压奋进、主动作为,持续加大对市、镇、村三级体育工作的指导服务和跟踪调度力度,纵深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、赛事活动补短板行动,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体育生活获得感和满意度,真正让体育惠民为幸福生活添彩。(滕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)